学习100·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 | 牢记“三个务必”
除了企业利用屋顶资源发电,普通居民也在新能源的应用中获益。
供电服务新能源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建德地区新能源比重将不断上升,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价有补贴政策,居民家庭电站每发一度电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的补贴0.42元。
走进胡烨家的大院,只见楼顶上一排排光伏板组成的方阵,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目前,该项目接入容量1.5千瓦,光伏发电并网电压为220伏,设计年发电量2000千瓦时以上这一政策最快将在本月公布将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电量政策基础上制定配套的投资补助或电量补贴政策,并且对学校、医院、公共机构等公益性领域以及各类保障性住宅和农村的分布式光伏应用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将在火车站(含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相关设施、飞机场航站楼、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屋顶、大型体育馆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将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对其下属企业统一组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中国发改委媒体部门的一位官员称国家能源局负责此事。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即将公布的政策包括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特点和融资需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优惠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年限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即将公布的政策包括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结合分布式光伏特点和融资需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优惠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年限。
这一政策最快将在本月公布将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电量政策基础上制定配套的投资补助或电量补贴政策,并且对学校、医院、公共机构等公益性领域以及各类保障性住宅和农村的分布式光伏应用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将在火车站(含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相关设施、飞机场航站楼、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屋顶、大型体育馆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将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对其下属企业统一组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中国发改委媒体部门的一位官员称国家能源局负责此事吴新雄表示,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意义重大。将20年不变的度电补贴,微调为:前5年(或前10年)补贴额大一些,后15年(或后10年)补贴额小一些。
文件已拟好,会择时下发,清洁能源各个省要作为碳排放、能源考核的依据。由于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有限(目前约为80亿元),初装补贴模式出现问题过多,2013年下半年补贴模式改为度电补贴,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度电补贴0.42元,补贴20年,项目资本金投资回收期拉长至7~11年。这部分是分布式光伏屋顶主力,主要为自发自用(比上网收益高)。顺着吴局的思路,再讲讲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
新能源总补贴政策不变,集中式补贴可能要适当降低一点,分布式补贴要适当提一点。说起这个不是说批评度电补贴模式,而是说在政策上可以有更灵活和更平稳的考量,如采用部分初装补贴模式+部分度电补贴模式,或在度电补贴模式下,前5年补贴额大一些,后15年补贴额小一些。
鼓励工业园管委会成立公司统一开发园区内屋顶光电项目,解决扯皮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制定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初装补贴政策转向度电补贴政策中没有平稳过渡。3)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强制耗能较高的企业新建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未来增速排序估计:太阳能、风电、天然气、水电、煤)3、分布式能源是新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是分布式光伏屋顶主力,主要为自发自用(比上网收益高)。3、多措并举解决好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问题各种细节(细节略,可看原文,其中并网简化、电费收入保障、光伏电站质量保证、项目融资创新等都很重要)提一下落实屋顶项目的两条措施:1)工业园屋顶项目。目前保险和租赁企业正在介入进来,但还在起步阶段。目前在操作中,地面光伏电站和部分工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业主自营)是有商业模式的。
(请自行联想强哥力推新城镇化的强度和内容)4、从西部集中式转向东中部分布式。(根据官方统计数据,目前全国适用的建筑屋顶可建成300GW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中工业园区80GW;园区内企业资金实力强,园区屋顶项目将最先大规模铺开)2)能源央企屋顶项目。
即度电补贴模式下,对光伏电站项目的补贴实际上比初装补贴高(考虑到通胀,可能持平)。但随着时间推移,补贴额度有可能微调。
依靠自发的商业行为,商业银行对光伏电站项目放贷意愿很低。三、对商业银行实施可再生能源信贷配额。自觉在业务操作上还有许多内容值得细细探讨,故写点东西出来,来个抛砖引玉,希望讨论得更深入一些。对于计划执行不好的地区,不再增加其光伏发电规模指标。对居民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度电补贴,在上面微调的基础上,再把度电补贴额度适当提高一下,使之有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在光伏电站可bankability之后,对商业银行实施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信贷配额,可大幅促进光伏电站的发展。
除了要求光伏设备必须采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光伏产品外,还需实施光伏电站质量评估机构准入制,由批准的评估机构为每个光伏电站发放评估证书,证书可将光伏电站质量分个三六九等,给保险公司、租赁公司和商业银行统一使用,作为光伏电站定价的基础。有些项目因为测算中年现金回收额抵不过利息开支而启动不了。
城市人口多,靠几个天然气管道集中用气,高峰差、低谷差大。吴局鼓励地方政府额外补贴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鼓励在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飞机场航站楼、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筑、大型体育场馆和停车场等公共建筑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加上商业写字楼等,这部分预计500MW~1GW。
2、纳入分布式指标的地面光伏电站(滩涂、荒山等)。这部分光伏电站单体规模一般2~20MW,范围广。
评估机构借此取得收入,但被发现作假,可禁入及罚款。以BAPV为例,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BAPV每瓦补贴分别为15、13、7.5、5.5元,2013年EPC价格已下滑8~9元/瓦,使得项目资本金投资回收期在2年左右。即使学习德国复兴银行做法,再贷款给商业银行,也会收效不高,因为商业银行的收入太丰厚了。投资回收期过长,投资资金意愿一下子降低。
借此缩短投资回收期,吸引民间财务资本。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几乎可以说没有商业模式,项目基本无法贷款,而自发而起的项目回收期也在10年以上。
简单测算在度电补贴模式下,东中部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实际每瓦补贴额:每瓦20年平均发电量为1度/年,0.42120=8.4元/瓦(不考虑通胀),大于2013年上半年的补贴标准5.5元/瓦。8月4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嘉兴分布式光伏发电交流会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干货,本想着这些天小伙伴们会来个详细解读的,结果都忙着推光伏票子和数钱去了。
3、工业园屋顶项目+工业企业屋顶光伏项目。该债务融资为有限追索权贷款,由上网电价和光伏电站项目资产作为抵押,完全由电费收入产生的现金流进行偿还。
目前光伏发电项目市场约1200亿元左右(15GW8元/瓦),市场主要靠企业项目资本金+国开行贷款来启动(业主靠发电收入+政府补贴来回收投资),民间财务资本、商业银行基本没有介入进来。少数地方就执行国家统一的分布式补贴,大部分地方还有额外的补贴,所以今年这部分放量是可明确预期的。在贷款方面,国有开发企业实力强大,且有集团母公司担保,易取得银行授信,一般可以拿到持平基准利率的贷款,民营开发企业则贷款相对较难,利率也会上浮。(是继初装补贴和FIT之后的重磅政策,要动某部分利益集团的奶酪;补贴+强制性配额,可撬起更大的市场)6、强调二十年补贴政策不变。
除了政府补贴水平因素外,很多分布式光伏项目没有商业模式的关键原因在于成熟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安装质量评估机制和保险机制还没有出现,这些项目的各项风险和现金流无法被定价,收益无法被抵押,故项目在前期的投资回报评估阶段都通过不了。要保住就要大力推国内市场,我们40GW产能,国内市场提到15GW就可消化4成。
(117家能源央企,每家今年仅落实30MW,就有3.5GW)4、PPA试点计划选择部分示范区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区域电力交易试点,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同一变电台区的符合政策和条件的电力用户直接售电,电价由供用电双方协商,电网企业负责输电和电费结算。一、今年光伏装机容量有多少?吴局说力增13GW以上,业界普遍预测13~15GW,我更乐观一点,15~17GW。
除开上半年的3.3GW,下半年12~14GW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1、享受标杆电价的地面光伏电站。将20年不变的度电补贴,微调为:前5年(或前10年)补贴额大一些,后15年(或后10年)补贴额小一些。